查看原文
其他

乌克兰:他们要来杀我们了吗?

龚怡洁 中国慈善家杂志 2022-04-04

这就是战争吗?我们永远无法原谅他们,永远无法和他们做朋友了吗?


当地时间2月24日,乌克兰首都基辅,6岁的斯维亚托斯拉夫在用作防空洞的公共地下室玩他的平板电脑。 

莫斯科时间2月24日早晨,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电视讲话中宣布,俄方决定在顿巴斯地区发起“特别军事行动”,正式向乌克兰开火。

战争就这样开始了。当地时间25日,在乌克兰南部城市文尼察留学的傅小姐向《中国慈善家》发来一段视频。视频中,有几位背着大包、穿着军服的年轻人,正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画面右边,有一辆紫红色的大巴,停在原地等待他们上车。

傅小姐说,这是一个军队的入伍基地。25日白天,已经有不少当地的平民年轻人扛着背包,上了军队的大巴。
 
战火的声音

《中国慈善家》联系上在哈尔科夫留学的吴耿福时,他正和宿舍楼内的其他学生在地铁站里避难。

“下午三点左右,我们听到了爆炸声,感觉离得很近。听到爆炸声后,大宿管就开始组织大家有序地转移到地铁站里避难。”他告诉《中国慈善家》。离他们最近的列克西伊夫卡地铁站就在楼下,走过去只需要一分钟。

“我是最后一批进到站里的,去的时候里面已经有很多人了。肉眼估算,一个站可能收容了一千人左右。”在吴耿福发给记者的视频中,能看到地铁站内拥挤的场景。


吴耿福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读声乐专业。哈尔科夫是乌克兰的第二大城市,其所在的州与刚刚因“独立”成为焦点的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接壤。相对于首都,靠近东部战区的城市受到更直接的影响。

24日早上凌晨5点,还在休息的他突然听到了爆炸声。

“我和舍友都被吵醒了。我出宿舍门口看了一下,有很多中国学生开门出来了。”

第一时间,学生们想到的,是尽可能做一些安全保障的打算。“早上我们统计好了留学生名单,包括住宿舍的和住外面的学生。我们有微信群,然后分好组别、队长跟组员,方便联系。我们也下载了没有网络情况下的软件,万一没有信号的情况下,也可以找到附近的人。”吴耿福告诉《中国慈善家》。

学校的停课通知是在6点的时候发过来的。“昨天我们还在正常上课,但今天任课老师直接叫我们不用去了,”吴耿福说,“我们班级群里不允许乱说话,怕引起恐慌。但我觉得大部分同学都挺担心的。”

确定停课后,他马上下楼去附近的超市买了些食物。“超市买东西人挺多,水,米,面粉,肉和菜都买了,涨价倒是没有,今天(24日)物资还是充足的。”他告诉《中国慈善家》。

这一趟出门时,吴耿福看到街上有很多拉着行李的乌克兰学生,还有一些阿拉伯人、印度人,都在拖着行李箱往地铁走。他所在的宿舍楼里,平时混住着中国和乌克兰当地的学生,而当天上午,楼里的很多人就已经离开寝室了。

当地时间2月24日,乌克兰首都基辅通往周边城市的道路出现严重交通拥堵,乌克兰内务部部长助理呼吁市民不要离开基辅。

在哈尔科夫国立大学的官网首页,最新的一条通知就停留在24日。通知这样写道:“乌克兰已宣布戒严。校友们,请和家人一起留在家中。保持冷静和理智,照顾好自己和亲人!请记住,现在安全是重中之重!

吴耿福告诉记者,目前在哈尔科夫市内没有出现战乱,当天持续的爆炸声都是从较远处传来的。但哈尔科夫的大型超市今天基本都关门了,地铁也停止运营。路面上偶尔还有出租车驶过,但都没有载客。

在接受采访的同时,吴耿福和同学一边商量着,决定离开已经待了两个小时的地铁站,返回家中做顿晚饭。

当地时间下午5点,吴耿福告诉记者,他安全回到了住处。

“我刚刚回到宿舍了,现在又开始听见爆炸声了。”吴耿福随即给记者拍摄了一段窗外的景象发过来。视频里他打开窗子,冬天的哈尔科夫街道显得萧瑟而平常,但远处始终能听到隆隆的响声。

“战火的声音啊。”

当地时间2月25日,匈牙利Beregsurany,俄乌局势紧张升级,乌克兰民众前往匈牙利避难。
 
“沉默,国家就会消失”

当地时间24日下午1点左右,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表示,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进入紧急状态,动员所有军事力量和特种部队。而在当天晚些时候,泽连斯基再次签署一份声明,称“为确保国家防御能力,将下令进行广泛的动员,包括基辅和乌克兰的所有主要城市”。乌克兰国家边防局称,乌方目前已禁止所有18至60岁的男性公民离开该国边境。

泽连斯基也持续呼吁自己的同胞们为国而战:“乌克兰人是向往和平的民族,但如果今天我们沉默,明天国家就会消失。未来的路将很艰难,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面对它,因为我们拥有对国家的信心、对取得胜利的信心。”他呼吁乌克兰公民加入战争,称基辅将“向任何需要的人发放武器“。据媒体报道,已经有举着枪支、手臂戴黄色带子的平民,出现在基辅的各处街头。

一个月前,《每日邮报》曾发表一篇报道,提到乌克兰已有数千名平民被征召入乌克兰军队预备役,并接受直面战争的军事训练。他们包括男性和女性,来自各行各业,有建筑师,有记者,也有正在读兽医专业的医学生。“如果俄罗斯未来入侵,这些平民将成为乌克兰民间抵抗运动的一部分,由乌克兰军队直接指挥。军队不堪重负的时候,他们将继续与俄罗斯士兵作战。”文章写道。

《每日邮报》用相机记录了他们在落满白雪的深山里,与军队一起训练的场景。有一位51岁名叫玛尔塔·尤兹基夫的医生表示,她认为俄罗斯的军队实力比乌克兰要强很多,而且非常可能在未来打到乌克兰来。因此,加入军队预备役“十分必要”。

当地时间2月24日,乌克兰宣布关闭全境领空。

“只有每个人都准备好捍卫我们的土地,我们才有胜利的希望。”她这样说。

国恨家仇之下,许多人不假思索地走上了战场,但更多人是被迫接受命运的安排。自由记者曼尼·马洛塔在推特上记录,有乌克兰士兵在街头拦停公交车,勒令车上18至60岁的男性下车。推特还出现了一段视频,是一位乌克兰父亲在边境被拦下,不得不和自己即将出境的妻女告别。乌国防部24日发布了两名俄罗斯423近卫步兵团被俘士兵的照片,其中一位被网友找到了社交账号,个人信息显示他2002年出生,今年只有20岁。

24日晚,泽连斯基表示,乌克兰已至少有137名士兵丧生,316名士兵受伤,另有多名平民在战火中死亡。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米歇尔·巴切莱特周四对战况表示震惊,“保护平民人口必须是优先事项,应该不惜一切代价避免在人口集中地区使用爆炸性武器。”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日前也表示,近期的冲突升级直接引发了新一轮的平民流离失所。“民众已经历八年冲突,饱受折磨……而现在我担心冲突升级可能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水电厂等民用设施遭到大规模破坏。”他呼吁乌克兰冲突各方遵守国际人道法,攻击不得以民用设施为目标,并为中立的国际组织提供援助与救护的空间。
 
当地时间2月24日,乌克兰东部城镇楚吉夫(Chuguiv)遭到炮击,一名受伤的妇女站在街头。

“对于动荡已经习惯了”
 
和哈尔科夫不同,处在乌克兰北部的首都基辅,在24日基本保持了城内的稳定。

乌克兰驻瑞典大使馆员工卡琳娜目前正在基辅的家中。她告诉《中国慈善家》,她所处的位置网络信号还断断续续,上网有些困难。医院、地铁、大型商超等基础设施还在正常运转,城市内整体秩序未有太多混乱出现。

另一位身处乌克兰基辅的中国留学生——微博用户@孫师凱在当地时间24日14:30的微博直播中也传递了类似的信息。唯一让他感受到紧张的是,楼下的超市已经出现了存货不足的情况。“街上一般都没人,所有人都聚集在超市附近,”他用手机拍摄了窗外的场景,依稀能看到一片停车场和几名站在原地的行人,“停车场的前面全是人,都在这排队,抢东西。”

不过,基辅的平静并没有持续太久。俄方表示,军队正在对乌克兰的军事设施进行精确打击,并没有伤及乌克兰城市的生活区和平民。但在25日上午,乌克兰国防官员表示,基辅当天已经经历了多次导弹袭击,一些民用住宅楼遭到了破坏。

乌克兰军方表示,目前俄军方已经取得了乌北部切尔诺贝利地区的控制权,这也意味着战火已经向同处北部的基辅逼近。

当地时间2月20日,乌克兰敖德萨,一名乞讨的妇女。

在24日凌晨发动军事行动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了一则电视讲话。他提到了美国与北约势力东扩对俄罗斯带来的威胁;他也提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人民“已向俄求助”,“此次军事行动的目标在于保护那些八年来一直遭受基辅当局欺凌乃至种族灭绝的人们。为此,我们将致力于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

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也在随后发表了讲话。“在俄罗斯的讲述中,我们被描述为纳粹,但一个曾经因纳粹分子而失去了800万国民的国家,怎么又可能成为‘纳粹’呢?俄方对他们的人民说,我们憎恨俄罗斯文化……邻国的文化本就互相影响、互相丰富,但那既不意味着他们必须成为一体,也不意味着他们必须站在两个对立面上。”

2月24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正式与俄罗斯断交。

俄乌两国本有着相似的语言、历史、文化与社会背景,两方的人口迁移也非常常见。据俄罗斯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俄境内约有190万乌克兰侨民;乌克兰也约有17%的人口属于俄罗斯族族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双方的民众把对方视作有亲缘的“兄弟国家”,但同时因国际争端,双方也摩擦不断。

当地时间2月25日,乌克兰哈尔科夫,民众躲进地铁站内避难。 

已经在乌克兰读书四年的吴耿福向记者表示,“(对于动荡)我都习惯了。”

据多家媒体报道,24日深夜至25日凌晨,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和圣彼得堡均发生了民众反战游行。现场视频显示,莫斯科深夜的街道上挤满了人,都在高喊着“不要战争”。

西班牙国家通讯社驻基辅记者奥尔嘉·托卡琉克在她的推特记录下了一个故事:基辅朋友家的孩子因爆炸声惊醒,他问母亲,“妈妈,这就是战争吗?俄罗斯人来杀我们了吗,我们永远无法原谅他们,永远无法和他们做朋友了吗?”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中国新闻图片网图片编辑:张旭
值班编辑:万小军

点击下图,一键下单
《中国慈善家》2022年第1期2022年2月10日上市

往期 · 推荐

中国慈善家2021年度人物 | 安踏创始人丁和木:积善传家

中国慈善家2021年度人物 | 李小云:行走在乡村的教授

中国慈善家2021年度人物 | 吴尊友:期待“不被看见”

点击阅读原文 购买本期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